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新闻
行业新闻
中美不大可能发生全面贸易战
发布时间:2017-01-18

    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·特朗普马上就要走马上任。近一段时间以来,外界对于特朗普上任后会在多大程度上兑现其竞选时抛出的“豪言”保持高度关注。其中,中美之间爆发“贸易战”的潜在可能性是关注热点之一。

 

就任之前,特朗普在经贸领域对中国的指责主要有两项:一是指责中国为“汇率操纵国”,并称美国财政部将在4月发布的下一个半年的外汇报告中宣布中国为汇率操纵国;二是指责中国“偷走美国的就业岗位”,威胁将对中国商品征收45%的关税。

  已经有许多主流经济学家和美国政商界人士表示,特朗普对中国的指责并不成立。尽管如此,特朗普的这些言论,确实也让一场潜在的“中美贸易战”风险有浮出水面的可能。

  1月15日,在清华大学民生经济研究院举办的“2017中国与世界:不确定性的挑战与确定性的回应”论坛上,与会经济学家对中美之间爆发贸易战的风险进行了分析。

  “一般而言,如果两国爆发贸易战,双方都会受到损失,没有哪一方能成为赢家。”美国耶鲁大学教授、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陈志武说。但论及一旦爆发全面贸易战哪一方会更有主动权、受损更少时,陈志武认为“美国的主导性还是会偏高”,因此不能轻视相关风险。陈志武分析说,中国政府和企业债务总额占GDP的比重,相较于美国还是略高一筹,“中国的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导,而美国的金融体系是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,因而两国对债务的依赖度有所不同。”从这个分析角度看,“如果贸易战冲击真的到来,中国经济更容易受攻击一些”。

  陈志武认为,美国的实力主要定位在企业实力上,中国则以国家实力作为基本的立足点,因而美国的企业实力不容小觑。“从2008年金融危机到现在,美国企业降杠杆是非常明显的,但这些年中国企业加杠杆程度显著。这个反差,将使得中美两国的企业在面对贸易战时的应对能力存在差距”。

  陈志武还表示,与人们以往的想法相比较而言,“美国企业对中国的依赖度可能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高”。“2015年年底,美国500强公司直接与中国有关的销售收入大概只占2%左右。德国和意大利公司对中国经济的直接依赖度,从销售占比来看的话,大概是10%左右”。此外,美国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发展空间,可以作为一个拉动力,帮助美国应对因贸易战而造成的经济下滑。

  不过,许多人认为,中国面对可能发生的贸易战也并非束手无策,并非完全处于被动。俄罗斯卫星网曾援引彭博社的报道称,从国家层面看,“一旦发生贸易战,中国政府将比美国政府拥有更多的优势,因为中国能够更为自由地调配国家资源,以帮助其出口商”。

  美国知名新闻网站“每日野兽”在一篇文章中也指出,中国仍然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,如果中国人民银行抛售其持有的美国国债,将导致全球经济下滑,美国将面临通货膨胀和国内消费下滑等问题。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,受到的伤害将比其竞争对手更大。

  基于中美爆发全面贸易战将给美国自身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的判断,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在1月15日的论坛上表示,中美在贸易上发生全面对抗是不可能的。他说:“2009年,奥巴马政府对中国轮胎采取了征税措施,征税措施的一个结果是,中国轮胎从出口美国1300万条降到500万条。另一个后果是,美国保住了1200个就业岗位,但美国消费者为更高价格的轮胎付出的代价近10亿美元。也就是说,每保留一个工作岗位的平均花费至少为90万美元。”根据测算,“如果特朗普全面实施他在贸易领域或者经济领域的所谓承诺,美国GDP将迅速下降约1.2个百分点。如果其他国家采取报复措施,美国的GDP将下降大约5.6个百分点”。

  张宇燕据此表示:“我认为,中美之间爆发全面贸易战是不可能的,这一点是确定的。而不确定的是,特朗普会拿哪个领域、哪种产品来兑现他曾经的承诺,他一定要做点什么事,否则他就完全没有信誉。而我认为他用来兑现承诺的量会是很小的。”

  “还有一个可以确定的事情是,全球化的整个进程还是要持续性推进的。但是,全球化近二三十年一直行进在一条笔直平坦的、路边铺满了鲜花的大道上,这种情况将会有所改变,以后的道路,将会是一个比较崎岖泥泞的路段。”张宇燕说。

  记者 陈婧     本文摘自:中国青年报